20210425

老衲淺談孫祿堂,上篇

提到孫祿堂老先生,熟知民國武術史的人肯定不會陌生,不過考慮到許多看官並非武林中人,老衲在此還是簡略說說孫老先生何許人也,不過有句話說在前頭,老衲向來不愛看正式武史紀錄,所以以下所說絕非真實歷史,都只是老衲小時候聽武行中老前輩瞎侃的,未必是真,有志於武史研究的朋友不必較真,當小說故事看即可。

孫祿堂老先生本名孫福全,出生於咸豐十年(1860年),那是太平天國覆滅前四年,正是中國內外戰亂交加的時節,他是河北完縣人,六七歲時父親就過世了,家中一貧如洗,他為了免受鄉里惡霸欺侮老母,便開始習練武術,據說孫氏幼年時曾受不了窮困與欺侮而輕生,幸得貴人救治活轉,他最初的東西練得很雜,大約是北少林一脈的功夫,輕功、散手、暗器、點穴(急所術),甚至是一些軍中武藝槍術刀術等均有涉獵,給他打下了日後厚實的武學基礎。

孫氏約十二三歲時,拜在李奎垣門下習形意拳技,李師以書記維生,見孫氏天賦好,人品高,且為人聰穎機警,日後前途不可限量,不願耽誤孫氏,故將孫氏介紹給自個兒的老師郭雲深調教,不過孫祿堂終其一生,始終稱郭老為「師爺」,仍尊李師為師,不願亂攀輩分,這是孫氏令人十分欽佩的地方。

孫氏年輕時,曾寄居在親戚家中開的毛筆行中做工,累積經濟基礎,生活才安定下來,在此一時期孫氏自學甚勤,學練書法,尤精易經,老衲以為這時期,是孫氏一生最重要的時期,孫氏後來能夠出版多種武術書籍,又能給人提筆寫字,進而結交上流社會有力人士,全賴這一時期在毛筆行中學文學字,給他打下的國學素養,若是孫氏沒有這時期打下的國學素養,那麼終其一生,他或許會是個武功絕頂的大高手,但名聲絕不會若後來這樣響亮,人的一生,許多事情發生時當下去看或許沒有意義,但事後回想,會覺得環環相扣,缺一不可,這真是生命的奧妙之處。

約在1894年間,中日爆發甲午戰爭的那一年,各地動亂頻傳,但孫氏仍堅持武藝上的修行之路,前往北京進修求學,到北京後,他找上了當時最出名的內家高手程廷華,拜師學練八卦掌,程廷華是當年八卦門祖師爺董海川的二徒弟,家中行三,老衲曾寫過一篇關於董海川的小說,裏頭的「程三」一角,便是影射程廷華的。


據孫祿堂的徒弟姜容樵的書中記載,孫氏在程師門下只學了不到三年,已成程師門下群儕之冠,可知其用功之深與天賦之佳,當然,孫氏自小的功底與形意拳的基礎,非一般人可及,自然也對他在八卦門武功上的認知有所助益。

老一輩傳聞,孫氏在學成八卦門之後,亦曾往蜀中峨嵋山一帶遊歷,得到世外高人道功的傳授,並在山中修行過一陣子,才返回河北老家。

孫氏除了自我在武功上的修行之外,他早在二十八歲時,有感於中國內憂外患,人民必須奮起,砥礪體魄,以對抗外侮,故在老家創辦「蒲陽拳社」,這蒲陽拳社,可能是近代中國第一間武術學校(約在1888年),這間武術學校,比天津武士會與滬上的精武會更早(這兩間約在1910年才開辦),開了中國私辦武術學校之先河。
老衲以為,孫祿堂老先生作為一個武術家,其更有意義的身份是一名武術教育家,能在當時國家內外動亂中覷到武術學校的機會,目光卓絕,的是一號承先啟後的絕頂人物。

(老衲按,1888年清光緒大婚,宣告親政,此後十年,即石破天驚的戊戌政變那一年,六君子血濺菜市口,六君子之首名喚譚嗣同,雖是文人,卻與北京著名武術家大刀王五是好朋友,當年譚氏希望說動光緒皇帝,給中國來一場徹頭徹尾的改造,以免中國繼續為國際列強所侮,可惜此舉遭慈禧太后所察,把為首的六個帶頭的抓起來砍頭,謂之戊戌政變,這段故事,李敖大師曾寫成一本精彩的小說,叫做「北京法源寺」,有興趣者可以一觀。)

(又,套一句衛斯理的話,以上所說與本文全不相干,可以略過不看。)

臉書粉專追蹤:〈老衲的心意六合拳〉
YouTube頻道:〈老衲的心意六合拳〉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