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1105

武行裏的營生(上)

(圖為中國保定跤大師常東昇先生, credit by wiki.)

數一數古代現實社會中的武行吧!

一般來說,古代的武行分四種職業:保鏢、護院、賣藝、教場,當然這裡講的古代並不是秦漢唐宋元那種古代,而是從清朝末年一直到民國初年的武行樣貌,差不多就是這四大行,這四大行在江湖切口中,可是有專業名詞的,保鏢叫拉杆的,護院叫支杆的,賣藝叫點杆的,教場叫戳杆的,至於為什麼是拉、支、點、戳這四個動作?江湖切口向不可考,約定成俗便是,若要深究,那麼和尚叫治把,道士叫化把,更是怪也,而且「把」之一物,究竟意指為何,更不好深究。

說到這江湖黑話,切口春典海底,最熟悉的應該是四大行中的點杆一行,也就是江湖上跑馬賣解的賣藝人,這一行雖然是武行,可是以武術來說,東西最摻水分,原因無他,要在街頭賣藝,必須得讓觀眾掏錢,若是要讓觀眾掏錢,那就必須得練些炫人耳目的花招,真正的武術是吸引不了眼球的,一招一式平平穩穩,要怎麼拴馬樁呢?必得練些蹦跳套路,單刀進槍、或如飛彈穿壺、胸口碎石、抑或繞身九節鞭夾飛叉等等,甚或是如馬戲團的把戲單雙人走索,口中吐火也必須熟知一二,除了這些花招把戲之外,還有口彩須得說得精彩,架勢要足夠唬人等等,詳情可以參考連闊如寫的江湖叢談一書,或是傅松南的江湖父子情系列三書,可以得窺一二。

這點杆一行當流傳極廣,門徒遍佈華人世界,有些人學了這一門的表演花招之後,不去街頭賣藝,偏偏跑上擂台與人做生死搏鬥,那真是秀才遇到兵,賠了夫人又折兵,一條魚跑去學爬樹,也差不多就是這種情境,這些人應該退一步想,何必嘛,學了賣藝的表演武術,有好口彩又有好把戲,應該去街頭賣藝打賞,搞不好還被遊客拍成影片放上youtube,一炮成名名利雙收,那也並非是不可能的事;何必在擂台上被人打的頭破血流,背後嘲笑辱罵不堪。

不過這一門也有真功夫的一脈,那就是清末時期,原本專屬於清宮的善撲營被解散了,營中高手一下無以維生,只好在京津街頭賣藝,表演善撲營中的摔角功夫,要知道這善撲營是何來頭?那可是當年康熙皇帝為了生擒滿洲第一勇士鰲拜,所成立的摔角訓練營,那訓練可是多扎實!拿下鰲拜之後,善撲營雖無任務在身,但轉型成為專門做格鬥表演給皇宮內院觀賞的單位,雖不知他們是如美國表演摔角,還是如奧運柔道或古典摔跤一樣真幹,但總之技術實力都是有的,摔跤衣、摔跤規則也是無一不備,流傳至今,可是被稱為中國傳統武術中最能打的一支,外國人趨之若鶩,號為中國跤,與希臘羅馬式古典角力,還有日本柔道、俄羅斯桑博、巴西格雷希柔術等幾種以摔法為主的武術分庭抗禮,絲毫不遜色。

不過其實中國式摔跤還分幾種流派,上面說的是京津流傳的摔跤,一般稱作北京跤、天津跤,而蒙古人玩的叫蒙古跤,跤衣、規則都與京津跤不同,而山西跤、保定跤等也都各有特色勁法練法,真要細論,恐怕十幾本書也講不完,所以就此先打住不談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