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為八極門強瑞清前輩, credit by wiki)
老衲曾寫過一篇「什麼是門派」,一直想再寫一篇「什麼是拳法」,與沒練過武的朋友談談,到底什麼是拳法?
很多人不曉得,說到「拳法」兩個字,其實行家裏手所講的「拳法」,向來不是那具體的一招一式,而是一整個拳法的訓練體系與學習架構,好比拳擊與泰拳中,都有直拳的招式,如果你具體去比較這個直拳有何不同,意義不大,更值得比較的應該是,拳擊整體的訓練架構,與泰拳整體的訓練架構。
說到傳統武術,最廣泛流傳,為眾人所知的訓練體系,當數詠春拳的三套拳—「小念頭」,「尋橋」,「標指」,除此之外,詠春門還有一套「木人樁法」的訓練,這一套訓練體系過程,一般來說是先練小念頭,再練尋橋,最後練標指,當然中間輔助以雙人黐手或木人樁法的訓練,所以行家們談到詠春拳,並非指那電影中的中線短拳就叫做詠春,而是泛指這一整套的訓練過程而言,而且嚴格來說,這一整套過程,才有資格叫做詠春,如果你把它切開任何一小部位分別討論,好比切開一個單招中線短拳,然後討論這個中線短拳好與不好,是完全沒有意義的。
而詠春拳中的這幾項東西,到底在訓練些什麼?老衲私心以為,最簡單而精確的說法是,詠春拳中這三套東西,是圓心相同的小圓中圓大圓,小圓練根,中圓練幹,大圓練葉,而木人樁呢,則是在訓練「舞獅頭」,獅頭一舞起來,獅身獅尾隨之擺動,這個說法相當漂亮,老衲一見不忘,不敢掠美,是在網上見到詠春門的黃英哲老師公開說的。
說到這裏,沒練過武的朋友有沒有發現一點兒不同處?常人以為,傳統武術就是一套路一套路的練過去,可是在真正的行家手裏,這些都是不同的「概念」,所謂的「拳法」,其實是一階段一階段的訓練概念,讓你通過這個訓練的過程順序,把你從一個「不會打架的普通人」訓練成「能夠打架的拳手」。
這其中,訓練的「順序」,是極為重要的,好比先談戀愛再結婚後懷孕生子,跟先懷孕生子再結婚最後再談戀愛,是完全不同的順序,孰優孰劣,大夥兒心底有數。
說完詠春,老衲再舉兩個例子,有助大夥兒了解老衲所說的這個概念,好比中國北方有兩種注重功勁的拳法,一是形意,二是八極,這兩種拳法,都極為注重「功勁」與「發力」的訓練,但這其中有什麼不同呢?
老衲以為,最大的不同,還是要從訓練架構上去看。
形意拳的訓練架構,一般來說先「站三體式」,這「三體」是啥呢?可不是科幻小說家劉慈欣所寫的小說三體,在形意拳內,三體分別指「手」、「身」、「腿」,而站三體式,就是要把手身腿站成一整塊,為練形意功勁的基礎。
在形意拳的訓練架構中,練完此後,再跟著練劈鑽崩三拳,這三拳是一個中線上的翻浪勁,形意拳有四個字形容,叫做是「起鑽落翻」,基本是一個起豎落橫的東西,劈拳,崩拳,鑽拳,都是這個東西上生發的變化,所以形意門內有人專精劈拳,如李存義先生,也有人專精崩拳,如郭雲深先生。
練完劈鑽崩之後,再往旁找,便是找砲拳、橫拳的力,這五種力找著,發得出來,基本就可以打人,若再加上一些十二形,安身砲,五行連環,雜式盤根等等,都是此基礎上的更深訓練,略過不談。
那,八極拳呢?
八極拳同樣作為一個注重功勁與發力的拳種,它的設計架構與訓練體系,與形意拳完全不同。
先說八極之名,有人認為八極之名來自明代的「巴子拳棍」,也有人認為八極之名來自於「拳形似耙」,都各自有道理,不過還有一種說法是,八極拳之所以為八極,是希望將力發到八面支撐,打到八方極遠之處,故名八極。
若以這個拳名解釋來看,八極之名,已經包含了八極拳的訓練架構,八極先練中定,有支派叫千斤墜地功,也有支派叫做天地勁,總之是一個貫通上下的勁道,老衲不喜歡花梢,叫它「中定」勁便好。
在八極拳的訓練架構中,這個中定之力找著之後,下一步是啥呢?下一步是再練左右找力與前後拔力,這一步功,各八極支派中各自的名稱很多,有的稱此為熊形虎形,取熊形左右搖晃,虎形前後蹦拔之意,有的稱之為拉弓盤弓云云,反正是一個左右力與前後力的結合,若是這兩個方向的力合起來,便是所謂的十字勁,如此一來,若是練到這一步功,上下左右前後,都應該有了些八極味道。
八極拳中修功勁的最後一步訓練,即是把這些直勁轉得橫擰起來,把直來直去的拳打旋了,動之欲出,發之猶含,渾身帶挫勁,到這一步功夫時,練者隨手一發力,便都有八面支撐的意思了,到此一步,打這拳名曰八極,可以說是實至名歸。
若喜歡招法,再從學些六肘頭,金剛八勢,抑或是六開八打之類的東西應付,都是手到擒來之事,八極拳重「闖」字訣,手是闖勁,腿是闖步,功勁上身,開門拔根易如反掌。
有些形意、八極名師,天天教徒弟,都在招法上打轉,所以教出來的徒弟,功夫與師傅有天壤之別,不是招法不會,而是在功勁渾厚上差師傅太多,老衲的好朋友講過一個比喻,若是一隻熊來,根本不會啥招法,一樣一掌拍死你,就是這個道理。
扯遠了,老衲只是想說,任何拳法都是一個完整的訓練架構,雖然依此架構訓練,絕不保證你能天下無敵,可最低限度,讓你了解一個拳法體系它的設計思維,如何訓練一個人從「不會」到「會」,這個過程,總要理解,不能悶頭瞎練,這是學拳練武的最基本要求。